在日常生活中,低楼层的业主常常面临由于下水管道堵塞而导致污水倒灌的困扰。这种情况不仅会破坏房屋内的装修和家具,还可能给业主带来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不良情绪。那么,发生这种损失后,业主又该如何追究责任呢?
王某购买了某小区的202号房屋,并于2021年完成了装修,但自此后一直未入住。直到2024年,由于同单元一楼业主家漏水,王某开始注意到房屋出现问题。多次寻找漏水源未果,经过漏水检验测试公司与对门201号住户的联合排查,发现王某家门前出现水渗现象。擦拭后,水又不断渗出,最终通知了王某。接到电话后,王某回家查看,发现房子内已经被污水淹没,地面积水严重,气味难闻,且主卧卫生间的马桶任旧存在反向排污的情况,污水持续从马桶中溢出。污水的倒灌造成了王某家中装修和家具的不同程度损坏。王某随后联系了物业,物业公司迅速进行了管道疏通,并清理了房屋内的污水和污物。
王某认为,这一事件的发生,还在于楼上住户不当使用马桶以及物业公司未能及时清洗整理污水管道,二者应当一同承担赔偿相应的责任。虽然经过街道调解尝试解决实际问题,但始终未能达成赔偿协议,最终,王某决定将物业公司和2楼以上的13户业主一同诉至法院。
在审理过程中,王某申请了房屋修复的鉴定。鉴别判定的结果显示,修复费用为2万元,鉴定费用为6000元,总计26000元。法院经过审理后认为,原告王某与楼上住户作为邻居,应当共同维护下水管道的畅通,以保证公共设施的正常使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的相关规定,若因过错侵害他人权益,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本案中,由于主卧下水管道的堵塞导致了马桶反向排污,从常理推测,这种堵塞应当是由楼上的住户不当使用造成的。除非各被告能够验证自己没有责任,否则应该一同承担赔偿相应的责任。
法院进一步指出,被告物业公司在接到事故后迅速组织人员进行疏通和清理,并且在物业服务合同中并未规定在此类事件中需要承担赔偿责任,因此物业公司不应承担相应的责任。然而,法院也发现,王某自2021年装修后一直未入住,房屋受损是在接到一楼漏水的通知后才发现的,这表明王某对自有财产的管理有所疏忽,对损失的扩大有一定责任。因此,法院酌情决定王某应自行承担30%的责任。
最终,法院判决各被告(13户业主)按比例承担赔偿相应的责任,每户赔偿1400元,王某需自行承担7800元。
在现代城市高层建筑中,排水管道的运行至关重要。管道堵塞引发的污水倒灌,不仅会影响低楼层住户的财产安全,还可能会引起邻里关系紧张,影响社区和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权益,必须承担对应的责任。在实践中,很多业主在遭遇下水管道堵塞时,第一反应便是将责任归咎于物业公司。其实,物业公司依照法律规定和服务合同的约定,如果已经履行了日常维护、检查和协助防止损失扩大的义务,是不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的。如果在损失发生后,单纯将责任归咎于物业公司,过于情绪化地处理问题,不利于权益的维护和问题的解决。
法官提醒,厨房和卫生间是家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区域,也是排水管道最为集中的地方。为确保管道畅通,居民应养成良好的生活小习惯,正确使用排水管道,避免到处乱丢杂物,造成管道堵塞。作为业主,除了避免不当使用,还应加强对房屋的管理,按时进行检查,防止因疏忽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假如发现房屋受损,应及时收集证据,便于后续的维权。同时,物业公司也应加强排水管道管理和宣传教育,定期维护、清理业主共用的管道。居民和物业公司应一起努力,减少排水管道堵塞问题的发生,避免类似纠纷。